1970 年代,是台灣製鞋的黃金時代,撐起了無數製鞋者的少年青春夢。
時至今日,四十年的光陰過去,還堅持著以手工製鞋的師傅已經不多。
當初以手工製鞋的少年也已經是我們口中的老師傅了。

三位老師傅、不同性格、三種人生,不約而同地在數十年間,共同見證了台灣鞋業的美好年代。
製鞋者,養活無數家庭,一度帶動台灣經濟,默默的在舞台後方為這個產業增添動能。

 

 

 

製鞋眾生相 – 其實師傅才是這塊土地的寶。

 

 

2018年11月9日,林果團隊帶著攝影師,來到位於三重的手工製鞋廠,
這天,我們要來採訪的是鞋底師傅 – 林呈時。

走進鞋廠,不絕於耳的敲打聲,厚實而沉穩,每一下都像是注入的一生所學的技藝。
初次見到林呈時師傅,見到他默默地坐在略矮的工作檯,彎著腰低頭專注的注視手中的鞋底,
看著有點嚴肅,像是某種儀式,不敢輕易打破。

為確保皮鞋能否完好的包覆著用者的腳,林師傅一邊敲打著鞋面,一邊用手細細的確認鞋面彎曲的角度。
沒有精準的儀器協助,一切都是倚靠著長年累積的手感,將經驗融進每一雙舒適的皮鞋上。

 

一名男人正專注製鞋

 

當林師傅工作告一段落,團隊邀請他坐在小板凳上接受訪問。
卸下手邊工作的他,隨著敲打聲的消失,嚴肅的感覺也不見了,坐在眼前的是一個內向、不善言詞、看著鏡頭會害羞的直傻笑,憨厚到讓人覺得可愛。

來自雲林,小名就像是那個年代會有的,「湯匙」。
國小畢業之後,抱著想學習做西裝的夢想來到台北,卻誤打誤撞的在汀州路一間鞋廠當起了手工製鞋的學徒。

 

 

 

一頭栽進,46個年頭過去了。

 

一位男士正在接受訪談

 

聊著聊著,提及以往鞋業鼎盛時的光景。
林師傅淺淺的笑著,好像正在回憶著什麼,然後向我們這麼說道 :

「以前,大家都想穿一雙好的皮鞋回家過年,在那個時候,一雙好的皮鞋就是在告訴家人,你的成功還有你過得很好,讓家人不用擔心。」

又當我們談及,現在手工製鞋的工藝在台灣已經可能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時。
林師傅語帶惋惜地說著,關於時代的變遷,取而代之的現在年輕人都穿著球鞋、帆布鞋,又有許多機器生產皮鞋的品牌,一年能生產數千雙的皮鞋。
而手工,一天頂多十幾雙。

 

 

「但是一雙手工的皮鞋,絕對是機器比不上的。」– 林呈時 師傅

 

一名男人正專注製鞋

 

跟著林師傅來到平常的工作區域,矮於腰部的工作台和一張小小的藤板凳,台上放置著裁刀、銼刀、酒精燈……等製鞋工具,
以及一張張疊在一起尚未縫合大底的鞋面。

高度其實對於人體來說並非是舒適的,但是四十年來都是這樣的設置。
問著師傅說這樣會不會不舒服、腳痠,師傅說 :
「這些工具擺的位置跟高度,已經都是習慣了,這樣才順手。腳痠不痠,都四十年了,也是習慣了啦。」

說完師傅便開始進行身為一位鞋底師傅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拉幫」,
不斷重複著敲打、縫合,經過數百下的錘鍊,重複確認皮面的貼合鞋楦,最後才送進烤箱,烘烤定型。
一雙皮鞋的外型、穩定、包覆度,全來自於這個步驟。

 

製鞋工具們與製鞋師傅

師傅露出嚴肅的神情,專注的一下一下敲打鞋面,所有人靜靜的看著,
回到最一開始見到林呈時師傅時,那個靜謐,彷彿是某種不能被打破的儀式。
忽然間,師傅打破了沉默,
問 :「你們知道我那時候學了多久才出師嗎?」並看著我們,露出靦腆笑容。
原來是聊開了阿,原本日覆一日重複相同工作,是因為難得有人在,想多講講話;還是對製鞋這件事,有更多的話想傳達出來呢?

師傅告訴我們,製鞋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不僅工時很長,技術更需要投注很多的心力,才能琢磨出製鞋所需要的手感。
學習做一雙手工皮鞋,光是鞋底這部分的功夫,就需要至少三年的時間。
從延條的裁切、鞋面的拉幫、縫合、開溝、打磨、烘烤……每一個步驟,不只是腦袋要記得該怎麼做,更多時候那像是一種身體的記憶,
將這些技術融進身體裡,然後在不斷不斷製作每一雙鞋的過程裡,將技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滾輪機拋鞋底的蠟

最後,結束拍攝要離開前,師傅換下白襯衫,回到矮小的板凳上。
並看著我們詢問說 : 「阿那個~ 拍出來的照片跟影片可不可以也傳給我啊。我想拿給我囡仔看。」

 

 

 

 

 

———

 

 

撰文 – 智凱

影片拍攝 – 吉吉映像-陳傑夫

影像攝影 – 房彥文、吳沛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