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興西服共同創辦人游金塗與邱文興加上林果量品創辦人曾信儒



2025 GQ SUIT WALK即將啟動,林果良品為了響應台灣的正裝文化,也因為西服與皮鞋在紳士文化上的密不可分,因此也規劃了一個企劃「走進台灣的老西服店」- 針線刻劃的時光,訪談了三家老牌也是傳奇的西裝店,分別是凱恩洋服、金興西服、格蘭西服的四位創辦人,一起見證台灣西服文化的輝煌時代,以及在社會變遷中的轉變。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金興西服,林果良品的創辦人曾信儒與邱文興先生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對談。金興西服的共同創辦人游金塗先生則帶領我們一窺每一套西裝背後所經歷的繁複工序,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西服訂製的故事。


累積五十年的工藝,金興西服的創立


金興西服創立至今已有九年,雖然品牌本身的歷史不算久遠,但邱文興師傅的職人生涯卻已與西服產業緊密相連超過五十年。邱師傅與合夥人游金塗師傅相識五十載,最初是在同一間西服店學藝,在1990年開始就一起打拼,直到九年前又另起爐灶,共同創立金興西服。

 

金興西服共同創辦人游金塗與邱文興

▲金興西服創辦人:邱文興師傅( 左 )與游金塗師傅( 右 )
 

金興的命名來自於兩人的名字,「金」取自游金塗,「興」則來自於邱文興,象徵攜手合作、傳承工藝的精神。
 

早期社會上,家境較不富裕的孩子通常會早早學習一技之長,邱文興回憶道:「那時候我母親對我說,『(台語)阿興啊!咱們那無讀書,就愛去學功夫,後擺才袂娶無某。』」他笑著說,自己也怕將來沒辦法成家,因此開始了西服製作的學習。

他師承上海紅幫裁縫包啟新,當時台灣的西服風格主要分為「日本式」與「上海式」兩大派別。日本式講求嚴謹合身,而上海式則深受英國剪裁影響,版型靈活,講究立體線條與優雅比例。金興西服至今仍堅持這套工藝技術,讓每位客人都能穿出最適合自己的風格。

 

金興西服量身訂製打版


 

訂製西服不僅是技術,每一套西服都是師傅與顧客之間的信任


老一輩常說「三年四個月」是從拜師到出師的時間,這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個難以想像的概念。實際上,「三年四個月」不僅是技藝的磨練,更代表了一種傳承與入門的信念。
 

邱文興笑著回憶:「我大概十六歲的時候開始學藝,十九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當助手了。那時候的學徒,基本上都得學三年四個月,這算是業界的標準。」但他也坦言,這段時間只是從學徒變成熟手的起點,若要真正能夠獨當一面、掌握剪裁、直接面對客人,甚至處理所有細節,那可不止三年四個月,而是更漫長的歷練。


談到這個傳統,也讓人想到林果良品的製鞋師傅們。他們曾分享,過去的製鞋工坊多是「家庭即工廠」,學徒跟著師傅生活,一開始做雜事、學習待人處世,直到師傅覺得學徒已經穩定,才會開始傳授真正的技藝。這種「邊做邊學」的模式,讓技術在日復一日的實作中累積。


曾信儒則笑著補充:「相比之下,製鞋師傅有個好處——他們不用直接面對顧客。對他們來說,三年四個月的學習時間,確實足夠讓他們掌握技術,因為試穿、調整這些前置作業,都可以交給別人處理。」
 

但對西服訂製來說,邱文興認為最難的部分,不只需要純熟精湛的技術,而且必須與客人進行雙向溝通和默契。

 

金興西服游金塗與顧客的紙版

▲金興西服顧客的紙版都有妥善存放,不只是訂製西裝,更是顧客對金興的信任與珍貴的連結


「我常說,這是一個很『貼身』的行業。來訂製西服的客人,不論是上市櫃企業的老闆、政商名流,甚至是五院院長、總統,我們都得請他們脫下褲子站在這裡,讓我們做最精準的量身。光是要做到這點,就是一種高度的信任。」
 

這份信任,來自於師傅們對細節的掌握與長年累積的專業。顧客不一定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他們可能只帶著幾張參考圖片,或對流行趨勢有些模糊的概念,而西服師傅的工作,就是透過溝通,把顧客心中的理想轉化為最適合他的西服。


「我們不只是做一件衣服,而是幫助客人找到最能展現自己風格的西裝。從剪裁、面料、鈕扣到流行元素,每個細節,都需要我們來拿捏。」邱文興認為西服訂製它不只是技術的展現,更是一場專業與信任的對話。

1960沒有成衣的美好年代,訂製西服的變革


在邱文興的記憶中,台灣西服產業的巔峰大約是民國六十年代,那時正值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變革期。
 

邱文興當學徒的時候,訂製是市場主流,不單只是西服,幾乎所有穿在身上的服飾都是訂製服。台北市的西服店遍佈各大商圈,像是西門町大多都是學生制服訂製,而較高端的西服品牌匯聚於中山北路,即使開始出現成衣加工廠,還是許多人會特別選擇量身訂製。


「對手工訂製而言,那是沒有快速成衣的美好年代。」邱文興說。

 

金興西服打版形象


當國外的成衣西裝進入台灣市場時,確實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對台灣人來說總會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除了有貼上外國進口、外國品牌的標籤以外,成衣價格比較親民,買了就能穿,不像訂製需要等上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對於想要追求西方風格但不太講究剪裁的人來說很方便。


邱文興笑著說:「那時候的成衣西裝版型還沒有做出尺寸的區隔,每一件都又長又大,因為那樣比較好做,沒有技術上的要求,店員通常都會用『現在都流行這樣穿』來吸引消費者。」


而提及快速購物的消費習慣,曾信儒也補充:「林果良品也有許多客人對於調整皮鞋或局部訂製需要四十五天的等待而卻步,畢竟購物帶有衝動與快感,新鮮感一旦消退,需求可能也會改變。但我們相信,消費方式是會隨著時間演變的。」


邱文興感嘆的說:「手工技藝是無法被取代,它不只是一門技術,還歷經師傅與顧客之間的溝通和討論,那是十分有溫度的。」


這幾年受到SuitWalk以及資訊發達的影響,審美變得越來越挑剔,年輕人開始講究剪裁和細節,甚至會在社群上進行討論。邱文興接觸訂製這麼長時間以來,可以感覺到市場上,其實已經形成兩個極端——一邊是快速時尚的成衣市場,講求價格和流行變化;另一邊則是訂製市場,專注在個性化與高品質。


讓顧客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西裝
 

提及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曾信儒在林果良品門市觀察到,許多初次踏入店內的顧客,過去從未真正接觸過西裝或皮鞋,他們的資訊來源大多來自網路文章。然而,這些內容往往不夠完整,甚至有時會造成誤解,讓人產生錯誤期待。


談及這點,邱文興笑著說,在金興西服也常遇到類似的狀況。「這時候,溝通就變得格外重要。許多客人帶著從網路上看到的風格參考,希望打造相似的造型,但要真正達到那樣的效果,光是版型還不夠,布料的選擇才是關鍵。即使是相同的剪裁,不同的面料會影響整體質感,穿在身上呈現的感覺可能天差地遠。因此,我們的工作不只是滿足客人的需求,而是幫助他們理解『如何讓西裝真正適合自己』。」

 

金興西服訂製

▲西服訂製在客製化的範圍是十分廣泛的,除了布料的挑選之外,連鈕扣、內裡的花色、縫線都能依照個人喜好來製作
 

對於沒有經驗的顧客,邱文興建議可以先從自身需求出發,思考幾個關鍵問題:這套西裝的用途是什麼?是工作、婚禮、面試,還是其他正式場合?穿著的季節?需要的布料厚薄度如何?是否有偏好的風格或品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選擇。


「訂製西裝是一門學問,而穿搭更是一種藝術。」


此外,他也樂於為顧客提供穿著建議,希望每個來到金興的客人,不只是帶走一套西裝,更能透過這次體驗,真正理解西裝的細節與搭配的樂趣,讓「穿衣」成為風格的展現,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需求。
 

細節決定品味,西裝與皮鞋的完美搭配


許多人以為只要選對西裝就好,但其實鞋子的搭配同樣重要。
 

一套精緻的西裝,若少了合適的皮鞋,就像少了一個關鍵細節,影響整體質感。有些人認為這關乎身分地位,有些人則覺得這是品味的展現。無論如何,西裝與皮鞋的搭配確實能透露一個人的風格與對細節的講究。


曾信儒回憶,母親曾告訴他:「看一個人,要先看他的鞋子。」鞋子的款式、保養狀況,甚至是否符合穿著者的身份與場合,都能透露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態度。這個觀念深深影響他,重點不在於鞋子的價格,而是整體的細節與協調性。

 

林果良品創辦人曾信儒穿著小方頭牛津鞋

▲曾信儒當天穿著褐色的格紋西裝,領帶的選用雖然是條紋,但透過顏色達成一致讓視覺不會那麼複雜。
 

推薦鞋款|義式小方頭牛津鞋


邱文興則認為,皮鞋與西裝的關係密不可分,甚至像裙帶關係般緊密。他說:「真正會穿西裝的人,一定會講究鞋子的選擇與搭配。」正式場合適合牛津鞋、德比鞋,休閒場合則可搭配樂福鞋,根據不同需求展現不同風格。

 

 

金興西服創辦人邱文興穿著鵝頸牛津鞋

▲邱文興全身的色系都十分低調,但口袋巾的花紋與領帶的紅色在衣著上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這些搭配準則雖然在近十幾年來不斷被打破,流行趨勢瞬息萬變,但經典的搭配法則仍是基礎,不會輕易改變。」時尚可以容納新元素,像是更輕鬆的穿搭方式或不同鞋型的流行,但最終,適合正式場合的正式鞋款仍然不可取代。


曾信儒補充道,時尚潮流不斷循環,經典與流行彼此交替,但最終總會回歸原點。西裝與皮鞋的關係亦是如此。時尚可變,但經典永存。

 

從不期而遇到成為林果良品的朋友


如果曾經造訪林果良品的東門店,或許會發現店內擺放著幾本金興西服的手冊,供顧客翻閱。而這兩個品牌之間的緣分,又是如何開始的呢?


「林果的皮鞋,我應該有七雙、八雙吧!一開始是因為有需求,後來是因為真的喜歡。」邱文興笑著回憶。他第一次踏入林果良品的門市,是在中山店,當時正好帶著兒子外出,路過店門時興起興趣,便走進去試試看。試穿之後,加上店內夥伴的熱情服務,讓他對這個品牌留下深刻印象。雖然當下覺得價格不算低,但考量到品質與舒適度,最終還是決定入手。

 

林果良品台灣手工鞋品牌皮革大底牛津鞋


從中山店開始,松菸店、東門店,幾乎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他笑說:「我本來就需要穿皮鞋,而林果無論是服務態度還是鞋款設計,都讓人覺得值得再買。穿過了,覺得好,自然會想回購。」


從十幾歲開始到現在,邱文興的日常幾乎都離不開皮鞋,只有休息時才會換上布鞋。他認為,林果的鞋款在舒適度上確實有獨到之處,不僅符合他的需求,也適合日常的正式穿搭。「我記得第一次買的時候,穿起來很合適,覺得不錯,後來舊鞋汰換時,還是決定買一模一樣的款式回來。」

 

精湛工藝與歷史底蘊,手工訂製背後的價值


西服訂製與手工製鞋面臨著相同的挑戰:一是如何讓技術得以傳承,二是如何在中國低廉且快速的大規模生產下,維持自身的競爭力。


談及傳承,邱文興師傅感嘆:「如果年輕人能把眼光放遠一點,就會發現,這個行業永遠不會沒飯吃,因為人們始終需要穿衣服。」他認為,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加快速度,而是如何讓自己的技術不斷精進,唯有技藝被認可,手工訂製的價值才能延續。他舉例,許多人談起訂製西服,總會提到英國的 Savile Row,這裡的西裝價格固然昂貴,但真正讓它屹立不搖的,是精湛的工藝與深厚的歷史底蘊。這點不僅適用於西裝,也適用於手工製鞋——訂製的價值,就在於細節,而這些細節若技術不到位,再便宜都沒有意義。

 

金興西服創辦人邱文興與林果良品創辦人曾信儒


如今,許多品牌選擇在台灣打版、在中國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但對此,邱文興卻認為,訂製與成衣市場的客群本就有所區隔,因此影響有限。他曾親自參觀中國的成衣工廠,坦言當地的技術確實在提升,生產線高度自動化,加上機器輔助,效率極高,但對他而言,手工訂製的價值始終無可取代。


「關鍵就在於技術與傳承。如果技術到位,市場一定會有,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說道。


無私的傳承,只求技藝能夠延續


當被問及金興西服未來的發展方向,邱文興與游金塗都認為,關鍵仍然在於「傳承」。


邱文興坦言,自己已經六十七歲,總有一天會退休,因此如何讓這門手藝延續下去,是他現在最關心的事。他積極投入教學,希望能將多年累積的技術傳授給真正願意學習的年輕人。

 

金興西服創辦人邱文興


「我個人的能力有限,但如果有年輕人願意投入這個產業,願意去學、去理解這門手藝,那當然是我們最樂見的事。技術這種東西,你帶不走,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傳承下去,讓它延續。」


現在的學習方式與過去已經大不相同,傳統的師徒制早已不復存在,「三年四個月」也不再是絕對的學習時限。過去的學徒對師傅充滿敬畏,無論做什麼都不敢馬虎,只希望能早日得到認可,讓師傅願意傳授真正的技藝。而現在,即便老師傅願意手把手地教,如果沒有學習的熱情,也很難真正吸收這些技術。

 

金興西服創辦人游金塗


邱文興與游金塗每年都會花時間進行技術傳承,確保經驗得以延續。游金塗回憶道:「以前的學徒只能在旁邊偷看、偷學、偷問,師傅不會輕易把真正的精髓告訴你,所有技術都得自己摸索。現在的傳承方式不同了,我們會把過去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後輩。」


最終,決定這門技術能否延續的關鍵,仍然是「人」。只要有人願意學、願意堅持,這門手藝就不會失傳。要讓這個產業持續發展,就一定要有新血加入。手工技藝需要時間累積,每天都要不斷練習,才有辦法真正掌握。

 



▎結語:共同織就工藝的未來

隨著時代變遷,服裝市場不斷演進,成衣的普及讓許多傳統西服店面臨挑戰,但訂製西服的價值卻始終不曾動搖。因為真正的品味,往往藏在細節之中,這也是許多講究質感的消費者,願意選擇訂製的原因。


西服訂製與手工製鞋面臨著相同的課題——技術如何傳承?如何在快速變遷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邱文興與游金塗師傅堅信,技術的核心不只是經驗累積,更需要新血的加入。他們願意將多年來的心得與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承給後輩,只希望這門手藝能夠延續,讓更多人理解手工西服的價值。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些真正講究品質與細節的人,始終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件西服,最符合自己風格的那一雙鞋。因為經典,不會被時間取代,工藝,也從不因時代而消失。


___

採訪 / Gary

撰文/ 茜雯

攝影 /  lumiere_photographique